桥梁工程

您的位置:首页 > 经典项目 > 桥梁工程

新安江小川大桥

一、工程概况

新安江小川大桥为《安徽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歙县新安江关键的过江通道,是黄山市“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实施的项目。

本项目是继街口大桥后新安江上的又一座跨江大桥,项目全长约1.148公里,桥梁段全长369.5m,大桥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两车道。

图片27.png

桥位平面图

新安江小川大桥主桥采用320m的钢箱梁单跨悬索桥,引桥采用14.5m普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梁。

 

图片28.png

桥型布置图

图片29.png

主桥效果图

二、项目特点

新安江小川大桥主桥采用320m的钢箱梁单跨悬索桥,主缆分跨为(60+320+50)m,主跨矢跨比1/11,双主缆中心距13.5m;主塔为门式框架结构,两岸锚碇均为隧道式锚碇;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封闭钢箱梁,主桥全宽17m。

 

图片31.png

主梁断面图

本桥是继马鞍山长江大桥之后总院设计的首座地锚式悬索桥,也是安徽省首座隧道锚悬索桥,技术难度位居国内同类项目前列。

三、项目创新点

目前针对隧道锚固悬索桥的极限承载能力的研究较多,但针对窄间隙双洞隧道锚悬索桥锚固隧道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较少。本项目采用FLAC3D对隧道施工过程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在满足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通过精细化模拟分析开挖过程窄间隙隧道锚的应力变化规律为本项目锚碇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本项目跨域新安江,环境要求高,本项目创新的采用了在钢箱梁风嘴内安放排水槽钢板,排水槽钢板顶部与钢梁顶板焊接,侧面和底部与利用风嘴横隔板进行支撑。在排水槽上方沿纵向按照一定间距开设进水孔,并安放进水格栅作为雨水的进水口。在梁顶防撞栏底座内设置过水方管,过水方管位置与进水格栅的位置对应,行车道范围内的雨水汇集到防撞栏底座为止后,通过过水方管穿过护栏底座,流入进水格栅,通过排水槽完成雨水排放。在排水槽内部布设不锈钢内衬板解决排水槽的防腐问题,内衬板顶部与钢梁顶板下缘顶紧,避免雨水与钢梁顶板下缘接触,提高钢箱梁的抗腐蚀能力。这种排水设置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使用年限久,且施工操作简单。

四、项目建设意义

歙县地处新安江流域、隔河相望的地区很多,受水系阻隔,导致两岸乡镇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目前两岸居民联系主要通过水运,交通中转不便。本项目可与王村至小川公路一起构建一条沿新安江的屯溪至千岛湖快速通道,本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区域公路网的通达性,改善了新安江山水画廊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其建设是加快皖南交旅融合。

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将显著改善歙县南部小川乡、武阳乡、璜田乡、新溪口乡、街口镇等乡镇的交通出行条件,解决沿线部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同时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快皖南交旅融合,打造富民“经济线”、美丽“风景线”,提升全县旅游能级,推动旅游公路出圈出彩,进一步推动歙县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